2025年11月1日,一名外地货车司机在行驶途中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生命垂危。虞城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迅速启动“绿色通道”,在患者未办理缴费手续、无家属陪同的情况下,坚持“生命至上、先诊疗后付费”的原则,多科室联动,争分夺秒成功实施急诊介入手术,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据了解,患者齐某某,37岁,河北沧州人,常年驾驶货车奔波在外。事发当日,其在途经虞城县时,突然感到心前区剧烈不适,且持续不能缓解,遂紧急前往虞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求助。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接诊的急诊科副主任孙庆德医生敏锐地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立即为患者完善心电图及相关检查,并第一时间联系胸痛中心值班医生张肖委。张肖委医生迅速到场,查看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症状,初步诊断为凶险的“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明确,抢救刻不容缓!医院胸痛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一键激活导管室准备急诊手术。与此同时,一个现实问题摆在面前:患者孤身一人,无亲友陪同,无法履行常规的签字、缴费程序。面对这一情况,急诊科主任赵秋霞与张肖委医生立即向医院当日总值班、副院长卢方汇报。卢方副院长在了解情况后,当即指示:“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授权进行急诊手术!”这道指令为抢救工作扫清了障碍,确保了救治流程的畅通无阻。
在完备的应急预案保障下,患者被迅速送入导管室。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证实了医生的判断:患者右冠状动脉中段存在99%的严重狭窄,血流几乎完全中断,情况万分危急。在与意识尚清醒的患者本人进行充分沟通后,医疗团队尊重其意愿,决定采用药物球囊扩张术治疗方案。在张肖委、刘野医师及导管室护士杨冬梅、郭东丽的紧密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堵塞的血管被成功开通,患者胸痛症状随即消失。术后,患者被转入急诊ICU进行进一步监护治疗。
回顾这场惊心动魄的抢救,虞城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高效的“绿色通道”机制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从急诊初诊到明确诊断,从启动导管室到授权手术,各个环节无缝衔接、高速运转,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救治理念。此次成功抢救,不仅是对医院胸痛中心应急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一次实战检验,更是对其坚守医者初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承诺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