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万物生长,人体的新陈代谢处于最旺盛的阶段,各种内分泌活动加强,尤其是生长激素的分泌增多——因此
每年的3到5月是孩子的“黄金生长期”,平均长高的幅度要明显高于其他月份。
	 
	.jpg) 
	 
	不少家长为了抓住这个长高的黄金季节,选择给孩子加量进补。殊不知一旦用错了方法,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孩子的身高已经到顶了”
	 
	和很多老人一样,杭州的张奶奶非常疼爱自己的宝贝孙子,平日里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看孩子捧着碗,狼吞虎咽地吃掉自己为他准备的各种好吃的。就这样,10岁的小男孩养到了120多斤,白白胖胖的人见人夸。
	 
	
 
	 
	可是张奶奶嫌不够,总希望这独苗苗能长得再壮实些。去年她跟老伴瞒着孩子父母,偷偷从韩国买来红参粉,每天给孩子进补。开始一段时间孩子确实窜了窜个子,可是后来就再也没动静了。
	 
	张奶奶着急了,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却听到医生这样说:
	 
	
“太迟了,性早熟,孩子的骨骺线已经闭合,身高1米62,已经到顶了。”
	 
	老人这才悔不当初。
	 
	 
	孩子真的不能乱进补
	 
	说起来,很多地方都有让孩子快快长个儿的进补偏方。什么大骨汤、小公鸡、蜂王浆、西洋参轮番上,有的孩子还没来得及长高,倒是先“横向发展”成了小胖子。
	 
	老一辈的观念里,孩子胖是有福。但专业医生是反对这种观点的:
男孩太胖,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对于生殖器官的发育不利;女孩太胖,会加速性成熟的过程,造成性早熟。
	 
	.bmp) 
	 
	“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像是植物一样:抽条、吐蕊、开花、结果,都是在激素控制下一步步来的。发育期大补就像是拔苗助长,确实能在短期内见效,可是也会让成熟期提前启动,缩短长高的整体时间。
	”
	 
	
 
	 
	我们来算笔帐:一年猛窜10厘米,只长一年;和一年就长5厘米,长三年,哪个最后能长的更高,很清楚了吧?
	 
	  
	大补不如家常菜
	 
	乱进补危害大,可是不愿错过宝贵的“黄金生长期”,又该怎么办呢?
	 
	其实只要做到饮食得当、营养充分、比例均衡,一日三餐就可以给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多给孩子做下面三道健康美味的家常菜,细水长流才能长得更高。
	 
	1
	醋溜小油菜
	小油菜的含钙量很高,甚至高过同等重量的牛奶。小油菜中含有大量矿物质和维生素K,用醋炒能帮助小油菜中的钙变成可溶状态,更有利于人体吸收。
	

	做法
	1. 小油菜清洗干净,热锅放油,爆葱姜
	2. 倒入小油菜煸炒,放盐、醋、酱油
	3. 炒匀后用水淀粉勾芡,出锅装盘
	 
	2
	鲫鱼豆腐汤
	豆腐是高蛋白、高钙的食物,对牙齿、骨骼的生长非常有益,并且很容易消化吸收。两小块豆腐,就可以满足一个人一整天需要的钙。而鱼肉富含优质蛋白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适合给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补充营养。
	

	做法
	1.  鲫鱼洗净,平底锅放油,煎至两面金黄
	2. 下葱段,姜片,加入热水并放料酒
	3. 大火烧开煮8分钟,然后转小火煮20分钟
	4. 加入豆腐煮熟,出锅前撒葱花、香菜
	 
	3
	海带炖排骨
	海带含有丰富的钾、碘、钙、麟、铁,被称为“碱性食物之冠”;排骨则含有优质蛋白质,人体必须的脂肪酸以及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多吃有助于补钙健骨。
	

	做法
	1. 海带用温水泡软切片
	2. 排骨切块洗净,沸水焯一下
	3. 锅里放水、下葱姜,将排骨和海带一起大火煮烂
	4. 加盐、酱油、糖各适量,炖煮10分钟,大火收汁
	
	 
	来源:水滴筹健康管家
	
	 通  讯   员  :周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