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埋在颈部的“炸弹”,你重视了吗?
经常会有患者询问医生;
----我的彩超报告显示颈动脉斑块怎么办?
----这很严重吗?
----需要吃药吗?
----需要手术吗?
----怎么能把斑块取出来?
我们请神经外科主任朱俊生主任医师来聊一聊颈动脉斑块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治疗?
什么是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就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致血管弹性减退,斑块增大可引起管腔狭窄,出现头晕乏力等脑供血不足表现,不稳定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狭窄或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因此尽早发现颈动脉斑块对于脑卒中的防治非常重要,尤其是不稳定斑块。
如何发现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好发的部位之一,且由于血管位置表浅易于超声探查,因此颈动脉斑块可以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在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中将颈动脉斑块引起的血管狭窄分为3度:轻度:小于50%,中度:50%-69%,重度:70%-99%。这个狭窄程度给颈动脉斑块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高龄、性别(男性)。
2.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吸烟、喝酒、缺乏运动、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其中4种危险因素(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可使颈动脉斑块的风险提高至少30%。
颈动脉斑块怎么治疗?
根据有无神经系统症状或血管事件,颈动脉斑块分为症状性和无症状性。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是指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者缺血性脑卒中,可出现双侧或同侧短暂性或持续性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对侧肢体的无力或麻木、突发意识障碍、言语含糊、走路不稳等症状。无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是指没有发生TIA或者缺血性脑卒中,或者仅有头晕、全身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一旦发现颈动脉斑块,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疗。
1、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不管症状性颈动脉斑块还是无症状性颈动脉斑块,都需要合理饮食(清淡、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同时将血压、血糖、血脂等控制在正常范围。
2、药物治疗(1)降脂药物治疗。针对无症状性颈动脉斑块,若斑块稳定,仅造成血管轻度狭窄,血脂正常,则可不使用降脂药;若血脂异常,则建议使用降脂药。若斑块不稳定,或引起中度以上血管狭窄者,不管血脂是否异常,均需服用降脂药物稳定斑块,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mmol/L。针对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建议强化降脂治疗。(2)抗血小板治疗。无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患者,若斑块较小,仅造成血管轻度狭窄,且不合并冠心病或下肢动脉严重狭窄等情况,可暂不予抗血小板治疗,若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或下肢动脉狭窄等情况,需医生综合判断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个体化考虑是否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若斑块不稳定,引起中度以上血管狭窄者,推荐抗血小板治疗。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患者,建议常规抗血小板治疗。
3、手术治疗。当颈动脉斑块引起一定的血管狭窄时,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进行颈动脉血管重建,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无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引起血管轻度或中度狭窄的患者,可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当血管狭窄程度≥70%时,需医生充分评估手术获益和风险之后再考虑是否手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引起轻度狭窄的患者,可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当狭窄程度≥50%时,根据患者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近一周内,神经外科先后收治了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
病例一、张某某,男,83岁,有“高血压病,脑梗死”病史。入院时基础疾病有2型糖尿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
病例二、周某某,男,73岁,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多次脑梗病史。
病例三、朱某某,男,70岁,高血压,脑梗塞多次。
病例四、宋某某,女,61岁,高血压,脑缺血病史多年,多次住院。
这四位患者彩超报告均显示颈动脉球部狭窄(70--99%)、双侧大脑中动脉轻度狭窄;磁共振显示陈旧脑梗死,顶枕叶局部无灌注,颈动脉球部易损斑块;冠脉CTA示多发冠脉狭窄。
所有患者均经多学科会诊评估后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动脉压监测和脑氧监测,保障手术安全。
术后CTA显示狭窄改善
切除的斑块
患者非常满意,为医务人员送来锦旗以表达感激之情。
颈动脉狭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大于60岁(一些50岁左右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也有许多达到重度狭窄的),有长期吸烟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体检时发现颈动脉血管杂音等。这类人群应该定期体检,必要时为了预防中风发生,应该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是筛查颈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最便捷手段。平时体检时做个颈动脉彩超检查,非常有必要。
预防颈动脉斑块的发生,要做到:
1.戒烟酒;
2.坚持度且有规律的运动;
3.控制体重;
4.改善饮食结构,少吃含饱和脂肪的红肉,多吃鱼和植物蛋白、多吃蔬菜;
5.减少压力,避免熬夜;
6.定期检测血压、血糖、血脂,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科普医生 朱俊生)
朱俊生,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1995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擅长脑出血微创及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脑肿瘤手术。进修于郑大一附院和北京天坛医院,历任医学会商丘神经分会委员,虞城县普外科理事,发表国家省级论文十五篇,获首届虞城县十大名医,商丘市五一劳动奖章,虞城县科技拔尖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